发布时间:2020-9-22
办学条件1-2
指标序号 |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
自评结果 |
|
第 2 条 |
评估 指标 |
2.学校教学、生活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建成智慧校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水平较高。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学校个性化发展形成支撑。 |
A |
评价 细则 |
(1)学校有标准的8跑道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城市学校(新建校除外)田径运动场不低于6跑道300米;学校设有分校区的应有独立的标准田径运动场,20轨以上学校应建有两个标准田径运动场。 (2)拥有体育馆和体育教学必需的各类运动场地;生均活动面积不少于8平方米(含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和其他专用运动场地等);体育器械丰富,能够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和活动需要。 (3)图书馆具有省二级及以上资质,生均纸质藏书不少于50册,年增图书生均不少于1册,实行开放式、信息化管理,图书流通率高,年生均借阅图书20册以上;阅览室座位数不低于学生数的1/10,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100台;拥有合法使用权且适用于高中学生的电子图书系统,图书资源丰富,阅读使用流量大。 (4)音乐室、美术室等用房及设施设备充足,16轨制左右学校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分别按3个配置,20轨制以上学校应适量增加。 (5)10轨制及以下学校按4、4、3配备理、化、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至少配备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有规范的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标本室、危化品专用存放场所等,10轨制以上学校根据课程需要按比例增加。能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要,装备设施设备先进的探索、创新、数字等各类特色实验室,但不抵算理、化、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 (6)普通教室及各类专用教室均有符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人均一台计算机,学生使用的电脑生机比达到8:1,并保证使用正常。 (7)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设施设备齐全、安全,实行智能化管理,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8)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和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千兆进校,百兆进班,有支持教育管理、教学服务和师生学习的集成平台,有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有支持学校及师生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化发展的数字资源,有满足教学需求的智能专用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等。 |
||
自评概述 |
|||
现状与成效 |
|||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2018年4月,我校“体艺专长发展课程基地”项目成功入选省课程基地建设项目,2020年课程基地综合大楼施工完成,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设施配置水平。学校教育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为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学校有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 学校在2008年由北京奥组委、教育部命名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历来十分重视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城区老校,2018年新建了6跑道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铺设了高质量的预制型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运动场总占地面积20600平方米,进一步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 2.学校拥有体育教学必需的各类运动场地,体育器械丰富 学校拥有体育教学必需的各类运动场地,生均活动面积15平方米。配有标准足球场1片,8人制笼式足球场1片,5人制笼式足球场1片;篮球场5片;排球场1片;羽毛球场2片以及多种健身联合器材。省“体艺专长发展课程基地”新建了足球文化展厅1个、运动员战术分析室2个、足球训练数据中心1个。风雨操场已经通过规划认证,完成相关设计和审批,列入2021年江阴市政府工程。学校体育设施齐全,运动器材充足,能满足全校师生教学、运动健身的需求。体育运动设备设施不仅为全校学生每天阳光体育活动1小时提供了保障,也满足了精英女足训练的需要,还为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提供了平台。学校每年承担省市各级校园足球联赛活动,2014年、2018年两度承办江苏省“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优良的设备和专业的组织水平得到省教育厅和省校足办的高度肯定。 3.学校图书馆具有江苏省二级图书馆资质 学校图书馆面积1610平方米,是江阴市图书馆分馆,与市图书馆图书联网共享。图书馆分老馆和新馆两个区域。老馆设有书库1个,学生阅览室2个,电子阅览室3个,以藏书借阅、阅读教学、线上读书为主;新馆位于励实楼一至二层,设有2个开放式阅览室,1个期刊阅览室,1个阅读讨论区,1个全开放共享阅览区,以期刊、新书借阅、开放阅读为主。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03292册。生均纸质图书75.28册。教师用工具书、教学参考书380余种,报纸20种,杂志161种。上年度购买图书共支出8.59万元,年生均购书1.78册。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共210个,座位数与学生数之比达1:6.15。电子图书250G,电子阅览室共配置电脑100台。图书利用率高,近三年生均年借书21册。 图书管理人员4名,借阅系统实行人脸识别智能自动化管理,入库、借还手续简便规范。馆内所有图书、报刊均实行开架借阅计算机管理。图书借阅通过人脸识别进出,面向师生全天开放。我校充分利用阅览室和图书资料,开足开好阅读课。除自由阅读时间,每周还有固定阅读时间,各学科老师在设定时间到开放式阅览室集中阅读、研讨。面向学生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按班级排好阅读课,定课时、定年级全天开放;二是课外活动和休息期间开放;三是双休日定期定时开放。以上措施不仅提高了图书借阅流通量和流通率,还使图书馆、阅览室变成了一个集体交流、研讨的理想场所。图书馆、阅览室定期进行流通情况分析,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信息。图书馆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和校园网开展新书通报、好书推荐、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图书馆还联合校内外资源,举办阅读知识竞赛,师生朗诵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交流会等活动。学校与新华书店合作开设了“新华书店励美书屋”,各班教室设置了图书角,使学生能随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近年来,在各级各类阅读大赛、读书征文比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每年均有10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阅读大赛、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奖。2016年学校被评为“江阴市十佳书香校园”。 4.学校音乐室、美术室等用房充足,设备设施先进 学校原有音乐室4个,美术室5个,专业舞蹈房1个,健身房1个。“体艺专长发展课程基地”综合大楼施工完成后,配置了运动员技战术分析室2个、音乐展演厅2个、素描教室2个、水粉教室1个、智能书画教室1个、美术成果展示厅1个、舞蹈训练室、排练房各1个、传媒配音室1个,传媒虚拟演播室1个、摄影房1个、传媒教室1个。音乐舞蹈专用教室配有钢琴、专业音乐欣赏设备以及其他音乐器材,美术专用教室配有全套石膏模像、画板、画架、画柜、各种画笔、灯具等美术教具器材。各室均配备了交互式智能平板、智慧教室互动黑板、教学互动系统。先进的艺术设施,不仅充分满足了学生课程选择、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的需求,为学生特长发挥和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还通过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提升个人素质,陶冶师生的情操,充分展示师生的艺术才华,形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学校在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成绩突出。2017年度我校文体类活动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达236人次,2018年度达235人次,2019年度我达255人次。 5.学校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实践室达I类标准 学校现有理化生标准实验室12个,理化生数字化探究实验室2个。其中,物理实验室5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3个,生物标本室1个。学校有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其中,通用技术设计室1个,通用技术实践室2个。实验楼各室分布合理。理化生实验室均按48座配置专用实验桌凳,具备按新课程标准开设两名学生一组进行分组实验的条件;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了现代理化生实验的教学要求;物理实验室中有普通实验室、光学和电学实验室;化学药品建有危险品室,实行双人双锁制管理。学校重视理化生实验室规范管理规范,督促对实验的开设与实验台账的记载,确保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学校有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各室设施配置齐全,完全满足必修和选修之用,配备有动量守恒、磁力线、锥体上滚、热气球、视觉暂留、听话的小球、抛物线、勾股定理以及各类建模、船模、车模、航模等实践活动室,做到了课内外延伸、拓展,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鼓舞了学生动手、动脑创造的激情。 学校在各级各类科技实验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9年包周琦同学获无锡市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莫键同学在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一等奖,刘陈潇同学在第35届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一等奖。2017、2018每年均有10 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江阴市十佳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集体)。 6.学校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符合教学需要,保证正常使用 40个普通教室均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配有实物展示台、中央控制器、短焦投影、多媒体讲台、音响等,配有校园电视广播、校园网络等,能够进行网络信号、展台信号、电视信号的播放与控制。 学校为教师每人配一台笔记本电脑。现有供学生使用的电脑266台,生机比为5.12:1,学生电脑均在使用期限内,由专人定期维护确保正常使用。现有计算机网络教室4个,共配置216台电脑;物理、理化数字化实验室配置学生用台式计算机50台。 7. 学生宿舍、食堂的设施设备齐全、安全、智能化,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学生宿舍占地面积4752平方米,建筑面积9450平方米,住宿生生均面积12.43平方米。宿舍均配有空调,卫生设施齐全方便,宿舍楼消防设施、监控设备齐全,还在在每栋宿舍楼配备了AED急救设备,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学生宿舍每天有1名行政和2名宿舍管理员值班,处理突发、偶发事件。严格宿舍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文明宿舍的评比。学校制定了消防演练方案,组织寄宿生定期全员参与消防灭火及逃生演练。 学校食堂建筑面积5088平方米,上下两层。厨房使用面积465平方米。厨房设施齐全,设置与设施能做到三分开:即生、熟分开,副食品与调味分开,烹饪间与烘焙间分开,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供应间相对独立,安全卫生和设施设备良好。食堂能提满足1700人一人一座同时就餐的需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要求,食堂职工均具有上岗证、健康证、卫生许可证,食堂采购人员严格把关,不进“三无”调料和“三无”食品。2014年起,食材供应由教育局定点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保证了师生的饮食卫生和安全。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学校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对食品供应建立了跟踪监管制度,“阳光食堂”管理系统对接江苏省中小学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对接无锡监管平台和江阴市场监管局。 学校成立了由学生家长、师生员工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对食堂的饭菜价格、收支账目实施监督,对菜的营养搭配与可口程度提供建议。帮助食堂改善经营管理,提高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建立了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由学校领导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8.学校列入无锡市智慧校园创建单位,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较高 学校为无锡市级智慧校园创建单位,软硬件设施完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水平较高。学校建有信息网络控制中心,建有基于三层交换的主干网络千兆、百兆到桌面的校园以太网络,网络终端达738个,所有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均能上网,已达到“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有支持教育管理、教学服务和师生学习的集成平台,有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学校建有有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及演播室,配备数码摄像机、编辑系统、监控电视等全套设施设备,通过演播室可进行校园电视现场直播,校园广播系统连通每个教室、实验室。录播教室 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形成支撑。学校建成支持教育管理、教学服务和师生学习的集成平台。引入了极课大数据、全通教育、科大讯飞智能学习、管理系统,成立了大数据学情分析中心。学校行政管理、总务财务管理、教务日常事务管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图书管理、家校通管理平台、校园公文流转系统、网络硬盘等使用正常。人人通空间、校园网、yl23455永利微信公众号、QQ群、yl23455永利企业公众号、江阴教育APP等网络工具及时发布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实现了时时沟通、内外沟通,提高了管理效率。评价管理方面,通过江阴教育APP让师生、家长和社会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学情评价方面,极课大数据、全通教育、科大讯飞学情分析系统,给每一位学生形成学情报告,教师、学生、家长均能及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教学教务管理方面,人人通空间排课系统具备基础数据录入、选课、分班、排课规则和设置限制等功能。活动管理方面,信息发布系统可以随时发布社团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后勤管理方面有专门的财务软件、资产管理系统、资产采购系统。学校投入建成的茵战智能足球运动表现分析系统是全球首套足球全景数据捕捉与深度技战术分析系统,该系统借助智能硬件获取海量运动数据,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以及核心算法,多维度呈现训练比赛中球队及球员的运动表现,横纵比对成长趋势,辅助教练科学解读球队技战术水平及运动负荷状况,有效提升了球队训练效率及竞技水平。 有支持学校及师生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化发展的数字资源。实验课、示范课等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形成了全校全学科的智慧教学模式。二中校园网站,栏目齐全,内容丰富,有校园资讯、校务管理、教学科研、德育经纬、教师空间、学子风采、家长社区、专题专栏等项目,并能及时更新。大数据中心,科大讯飞智能学习管理系统、中学学科网、智学网等相关教学资源网已全面投入使用。资源共享、多屏互动、即时测评、学情数据采集分析等,实现了课堂教学主体从教师向学生的转移。以智慧教学云平台为载体,通过平板电脑、一体机把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终端设备有机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构建了互联互动的教学环境。近三年来我校教师网上晒课共354节,网络直播课575节。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呈现于办学过程。近年来,学校智慧校园工程投入较大,不断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实现了课堂教学和云端的一体化。学校建有交互式智能平板教室1 个、互动智慧教室2 个,书画智慧教室1 个,传媒虚拟演播室1个,传媒配音室1个,智能书画教室1个,3D打印教室1个。 学校被评为推进信息技术工作先进学校、多名教师在智慧教学、网上晒课、微课比赛等活动中获奖。为学校及师生个性化、多样化和优质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支撑了学校管理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逐步成为智能校园、平安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