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队伍建设自评概述2-4

作者:校长室发布时间:2020-9-22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8

评估

指标

8.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优秀教师数量充足。有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3/5以上学科有2位及以上教师在设区市及以上范围内享有声誉,具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1/5的教师在省及以上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成果比赛中获奖。

A

评价

细则

1)重视骨干教师培养,队伍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基本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

2)有在职在编的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含原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等(或2名设区市教育部门认定的培养对象),有效发挥引领、示范、指导作用,相关学科的中青年教师成长较快。

33/5以上学科有2位以上设区市级及以上级别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引领团队专业发展,带领本学科教师实施新课程,在设区市范围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4)骨干教师中近3年有1/5的人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评比、评选、竞赛中获奖(含指导奖)。

自评概述

现状与成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骨干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学校以“实、严、慧、新”的教风为宗旨,通过健全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搭建骨干教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 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队伍建设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

目标引领。制定 《yl23455永利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017-2020)》来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 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计划培育区市级及以上级别学科带头人2人以上,确保10个学科各有2名以上江阴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目标更具体、后备力量更充足,学校发展、队伍建设、个人成长有机结合。

整体优化。成立yl23455永利教师发展中心,为骨干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坚守课堂主阵地、坚持教书育人的有效推进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形成。通过搭建区域资源共同体、名师年度考核等措施来推动骨干教师的继续成长和传帮带作用。

分类推进。在师德师风、专业素养、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分类推进培训,坚持开展二中名师论坛、名师示范课等活动,让现有名师既有成长空间,又能发挥引领作用。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与校内外名师的结对、追踪、辐射,促进名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中青年教师岗位锻炼实践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

多维展开。学校名师课程中心联合江阴市发展中心为全体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使各个年龄段的教师都有发展机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在出国考察、校际交流任教等方式中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宣传我校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和他们敬业、爱生、进取的先进事迹,打造名师品牌效应和职业幸福感。

2. 基本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

学校有省特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人。设区市骨干教师17人,包括无锡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无锡市教学能手7人,无锡市德育工作能手1人,无锡市教学新秀4人、无锡市德育新秀2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13.39%,分布在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音乐、体育8 门学科,占学科总数的2/3。县市级骨干教师30人,包括江阴市学科带头人4人,江阴市教学能手14人,江阴市教学新秀(班主任)新秀9人,江阴市优秀骨干教师3人,分布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各个学科。此外,我校还拥有亚足联A级教练员1名。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共47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7.01%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 骨干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50岁以上的有17人,占总数的32.69%40岁以上的19人,占36.54%30岁以上16人,占30.77%,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优秀教师分布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信息技术12学科;包含学科教学、德育、教科研等各级各类带头人、能手、新秀等,展现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骨干教师中28人获得了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劳动模范、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江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阴市教书育人标兵、江阴市爱生模范、江阴市优秀共产党员、江阴市优秀共青团员等综合荣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

3. 省特级教师等名师有效发挥引领、示范、指导作用

学校高度重视发挥名特优教师队伍的“传帮带”作用,他们除了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还专注于学科建设,承担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徐悠老师为我校外聘在职的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徐悠老师具有“教风实、教法活、起点高、重能力”的教学风格,曾多次被评为无锡市第一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班主任、“中学地理学科特级教师”、“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79月来我校后一直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入指导,效果显著。在徐悠老师的带动下,我校地理学科老师教育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教科研能力迅速增强,学科团队迅速成长。2019年地理组教师全员参与论文评选等活动,论文获奖发表增长率大幅提高。2020年我校承办了地理学科全市研讨会,得到了领导、同行的一致好评。

郁洪千校长为我校外聘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兼任江阴市中语会理事长,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先后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先后获江苏省、无锡市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在各类刊物发表教育教学类论文20余篇,参与编著各类教育教学论著30余部,主编《中学语文现代汉语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教学论》(语文出版社)、《杏坛苇思》(江苏教育出版社)等专著。在他的带领下,教师们学会了关注高品质的学习和对学生思维的“推进”;“把时间还给学生、 “手写寄语等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对语文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育人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燕、朱雪倩、梅凌春老师积极参与江阴市名师工作室活动,陆美芳老师在江阴市第十八届教师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薛和平老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学术技术拔尖人才,淮阴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淮安市第二、三、四批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淮安市优秀班主任,淮安市功勋教师,涟水名师。多次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名师送培”活动中执教公开课,2018在“江苏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执教《想北平》,2017观摩课《烛之武退秦师》河南省一等奖,2018年度淮安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等奖,2019年涟水县名师课堂展示优秀课。主持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写作素养提升的“原点作文”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处于中期研究中。2017年起,已发表《作文原点教学的实用性探析》等7篇高质量论文。《寻找作文的原点:体现生命本色的写作教学建构》获2020年省“一师一优课”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未来的样子”立意路径探寻》发表于2020711日《语言文字报》的“2020高考作文大家谈”栏目。薛和平老师多次开展作文专题讲座,受到师生欢迎。薛老师多次指导学校青年教师课题申报、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使青年教师们在教科研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更大的进步。

4. 8门学科各有2位以上设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在设区范围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学校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音乐、体育8 门学科各有 2 位以上无锡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占学科总数的61.54%。他们在团队建设、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示范观摩课、指导学生获奖等方面有积极作为,能够引领团队专业发展,带领本学科教师实施新课程,在市、区范围内享有一定的声誉。

文组共有教师22名,有设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薛和平),无锡市教学能手1人(赵仲彤),江阴市教学能手2人,江阴市教学新秀2人,江阴市优秀骨干教师2人,县(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共有9人。薛和平老师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学生指导等方面给全组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赵仲彤副校长特别注重组内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师征订专业期刊。语文组中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陆美芳、陈燕、梅凌春、周承芳、钱芳、朱正颖、朱雪倩、徐志鹰8位教师在教学大比武或技能竞赛中获得14个奖项,优秀辅导教师奖多个。

数学组共有教师25名,有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人(罗月霞),无锡市教学新秀1人(张志刚),江阴市学科带头人1人,江阴市教学能手3人,江阴市教学新秀1人。无锡市班主任工作新秀1人。无锡市青年教师优秀课二等奖2人,江阴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江阴市说课比赛一等奖1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江阴市级优课1人,江阴市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三等奖1人。罗月霞副校长注重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评价机制的积极探索,通过组织命题比赛、专业测试等系列措施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并借力课题研究强化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督促青年教师的成长。张志刚副校长,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先进个人。在省级刊物上共计发表7篇论文,主持并参与了9个省市级课题、主持2016年无锡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向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虚拟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在分管的教学教科研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张校长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专业追求激励了组内教师的进步。数学组教师论文发表获奖率明显增高,其中青年教师的参与率为100%,职称和学术荣誉称号晋升也在各学科组中处于领先地位。

物理组共有教师10名,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人(孙春成),无锡市教学新秀1人(王柱华),组内教师荣获江阴市德育新秀、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阴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江阴市教书育人标兵、人民满意好老师、优秀党务工作者、江阴市优秀班主任、江阴市优秀备课组长、优秀青少年辅导员等先进称号。孙春成老师主持江苏省陶研会十二五重点立项课题《高中学生学业不良现象与对策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三五课题《运用拓展性试验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无锡规划办课题《高中年级部管理模式研究》。10多篇论文发表,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开设观摩课多节,指导的青年教师成长迅速,1人被评为无锡市教学新秀。王柱华老师获江阴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比赛一等奖,江阴青年教师“三力”课堂大比武二等奖。发表论文《借助数学方法,寻求解物理问题捷径》、《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探究》等。担任物理组教研组组长,激励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张伟老师获无锡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阴市高中“三力”课堂教学大比武二等奖,《以“磁感应强度”教学为例谈核心概念教学》等5篇论文发表获奖。多位老师参加省市级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辅导学生参加比赛多人次获得一二等奖。

生物组共有教师7名,无锡市教学能手3人(耿峥嵘、金飞宇、许闻),占42.8%。高级教师四名,占57.1%耿峥嵘老师为江阴市爱生模范。金飞宇老师出版著作《生命物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如分裂 学如分化》、《生物学教学图片的使用价值分析》等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许闻老师论文《从说入手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语商”》发表,论文《精彩“凤头”,让课堂生辉》获奖。3位骨干教师不仅在教科研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还在生物竞赛方面带领学生获得省、市奖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张复涛老师曾支教山西,现支教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徐建英老师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青年教师徐燕华、许敏芳多次参加市级公开课、同课异构活动,获得好评。生物组开发的校本课程《校园植物园地》、学科实践活动也成为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20182019年,学校连续两年承办江阴市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政治组共有教师8名,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人(葛淦云),无锡市教学能手1人(吴建新),无锡市德育新秀1人(计英),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江阴市教学能手1人,江阴市德育先进工作者1人,赴山西和新疆等地支教老师2名,江阴市优秀班主任2人。县(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共有6人,占75%葛淦云校长积极推进教育质量提升、课堂改革突破和特色品牌建设三大工程;同时,通过为政治组搭建平台,在推动学科影响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学术荣誉晋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吴建新老师撰写的论文《高中艺术特长生思想政治课审美教育初探》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撰写的论文《走进博物馆,让思想政治课也“萌”起来》获无锡市级奖。他们积极为政治组的持续性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承办无锡市级学科活动、推荐学科培训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在更大的平台发展。2016年至今,邓玉芳、计英、何丽萍、王峥磊、刘侠老师有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计英老师获江阴市高中政治教学基本功二等奖。

历史组共有教师9名,有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人(薛权开),无锡市教学新秀、江阴市学科带头人1人(张雪峰),江阴市教学能手2人,高级教师5人,占比62.5%薛权开老师2018年被聘为“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同年被遴选为“首届省级领航名师培养工程项目成员”,2019年被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专家。独立主持2项省级重点课题、以第一核心成员身份参与3项省级课题研究,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在核心期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另有多篇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薛权开老师在历史教学中的钻研、发展促使历史组呈现出新的活力。张雪峰老师为无锡市教学新秀、江阴市学科带头人,多次开设公开课;所带徒弟杨晓峰老师多次参加支教活动,撰写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指导汪飞飞、朱丽叶老师多次开设江阴市级教学观摩课,均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艺术组共有教师7名, 有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人(马俊燕),无锡市教学能手1人(葛瑾华),研究生1名,省教育学会会员4名,无锡市舞蹈家协会会员1名,无锡市又红又专优秀青年教师1名。马俊燕,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会员,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无锡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无锡市中学高级职称评委,无锡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委员会理事。先后荣获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称号。主持和参与多个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出版教学专著《乐海苇思——基于发展的生态音乐教学》,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在省内外公开课教学、讲座数十次。曾辅导音乐特长生考取艺术院校或大学艺术特长生,编排的学生文艺节目获奖若干。葛瑾华,2015年江阴市高中全员课型教学大比武活动音乐学科一等奖。《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合理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审美能力的意义》等8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多年来百名音乐艺考生成绩斐然,指导的舞蹈、校园剧、合唱等多项节目在江阴市、无锡市、江苏省、全国比赛中获得佳绩。带领艺术组开设社团校本课程《艺动人生》、《梦想舞台影视欣赏及表演》、《书法》、《黑白世界-版画》艺术社团活动,开发艺术校本课程《泥塑 陶艺》《合唱艺术》《舞韵社》《水墨动漫》等,深受学生喜爱。培养青年教师仇路路、朱梦舟成效显著:仇路路《泥土的生命—现代陶瓷艺术》、《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朱梦舟《鼓乐铿锵》公开课获得专家同仁一致好评。仇路路《泥塑 陶艺》校本课程纲要获江阴市三等奖,朱梦舟《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的高中课堂实践研究》获得2019无锡市一等奖。2019年承办江阴市音乐能手新秀比赛。

体育组共有教师7名,有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人(孔敏亚),无锡市教学能手1人(袁晓云),江阴市教学能手1人,江阴市教学新秀1人;亚足联A级教练员1人,亚足联C教练员1人,亚足联D级教练员1人。孔敏亚老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冬奥会》获江苏省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二等奖,《体育课堂教学“媒介引导”的有效性研究》、《体育课堂教学“媒介引导”的有效性研究》、《课堂观察背景下“同课异构”的实践探索》等论文发表获奖。袁晓云老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体育学科说课比赛一等奖,江阴市中学体育教师“滚翻类”技能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足球教学中的生命美育教育探索》、《体育课程基地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多篇论文论文发表。在两位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体育组全体教师积极向上,章育莹、吴建东老师专业成长快,分别被评为江阴市教学能手和江阴市教学新秀,多次在无锡市、江阴市体育学科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亚足联A级教练员、国际健将级运动员翁新芝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优异的训练效果得到广泛赞誉。体育组教师论文发表数量持续增长,在各学科组中处于领先地位。学生体育类竞赛活动获奖多、层次高,展现出了学科实力和魅力。

5. 3年骨干教师中有22人在省级及以上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奖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竞赛。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我校教师表现突出,48人在省市级评比、评选获竞赛中获奖;骨干教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共有22人获奖或获指导奖,占骨干教师总数的1/3以上。葛淦云校长在第三十届国际科技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获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称号。金汉萍老师2016年获得江苏省高中数学“最佳教学评价奖”、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县市级优课。薛和平老师2018年执教“江苏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在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陆美芳老师在2018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硬笔软笔书法展示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孙春成老师的《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演示仪器》在2017年江苏省高中物理实验教具创新评比中获二等奖。吴建东、袁晓云、章育莹等老师带领二中球队在2019“省长杯”卡尔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获第二名。孔敏亚老师2018年《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冬奥会》获江苏省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二等奖。 陈燕、黄朱芳、蒋杜俊、王柱华、汤丽、许闻、杨晓峰、耿峥嵘、袁晓云、梅凌春、陆美芳、金汉萍老师获“一师一优课”县市级优课。李昌林老师的《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生命教育之青春期教育》等32个系列讲座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资源库,用于全国教育干部、教师培训网络学习。张雪峰、许闻、金文贤、周孝东、王柱华、葛瑾华、陆美芳、黄朱芳等老师在论文评比中获得江苏省级一二三等奖。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