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管理水平自评概述3-4

作者:校长室发布时间:2020-9-22

指标序号

评估指标及评价细则

自评结果

13

评估

指标

13.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三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取得良好效果,为广大师生自觉践行和社会广泛认同。

A

评价

细则

1)校风、教风、学风表述精确,传承清晰,逻辑自洽,内涵深刻,富有个性,注重以校训、校歌、校史、校徽、校标等为重要载体实施“三风”培育工作,校风、教风、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三风建设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成效,有力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提高和管理水平提升。

自评概述

现状与成效

1.以“一训三风”统领学校文化建设

“励实文化”是yl23455永利绵延传承的文脉渊源,也是yl23455永利创新发展的精神根基。yl23455永利在办学过程中,一贯秉承“励实”校训,坚持“创造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我校广泛发动研究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制定了《yl23455永利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着力加强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建设。其中,学校将“一训三风”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坚持传承与创新同在,深厚与简明并行,优雅与实用并重的原则,形成了“爱国、文明、励实、创新”的校风、“实、严、慧、新”的教风和“实、思、悟、生”的学风,使学校管理实现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嬗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发展,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实现“成就每个学生生命之美”的愿景。

1)校训“励实”是学校的历史传承,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朴中见真

“励实”,即励学求真,务实有为。“励学”是过程,是必经之路;“求真”是信念,是热爱之情;“务实”是态度,是敲门之石,“有为”是结果,是不懈追求。励学以彰凌云之壮志,求真以追科学之真谛,务实以致任道之重远,有为以盼二中之未来。

2)校风——爱国、文明、励实、创新

“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学校从历史深处点亮爱国教育的火种,在课堂内外接力爱国教育的火炬,用生活实践燃旺爱国教育的火焰,涵养爱国之心,激活自信源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文化生活质量。“励实”要求培养的学子“弘毅自励”,以“正实是为人之本,笃实是行事之方”为做人原则,振奋精神、磨砺意志、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创新”即自强不息,勇于开拓,懂得变通,善于创造。爱国、文明、励实、创新的校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指导全体师生培育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传承中华文明;引导全体师生回望办学历史、坚守学校精神、开启教育新篇章。

3)教风——实、严、慧、新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校风建设的关键。“实”即求真务实、治学严实、行为笃实。“严”即态度严肃、作风严谨、思维严密。要求教师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热爱神圣的教育事业,培养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慧”即智慧联结、方法优化、调控科学;“新”即温故知新、求异创新、自变求新。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做终身的学习者、问题的研究者和自我更新的变革者,不断学习,追求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与时俱进,追求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学校教风突出“师德的崇高,学识的广博,治学的严谨,课堂的智慧”等要素,强调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了“师者立德立行”的示范性,以完整鲜活的生命力滋养学生心灵。

4)学风——实、思、悟、生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即认知真实、情感朴实、行为笃实、为人正实,要求学生说真话,行实事、能担当、有作为; “思”即好学善思、质疑引思,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悟”即体验感发,探究触发,诠释引发,边学习边思考,寻找方法和路径从而有所领悟;“生”即知识发现,方法新颖,意义新释,生成新知,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风旨在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提升素养健全人格,健康生活懂得担当;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与能力,同时培养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具备坚定的科学精神,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自主学习,实现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2.以办学理念识别系统为载体,培育学校“三风”

1)加强校史研究,传承“一训三风”

校史专著《励实文化的足迹》用详实的图文资料系统梳理“励实”文脉的传承、yl23455永利的办学历史及优良传统,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积累的教育成果。“励实”校训,弘扬传统,故物新知。励实文化是百余年的教育教学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价值系统的精华,她铸就了学校大气却不张扬,厚重却不逼人,谦和却不乏创新的办学风格。在百年风云变幻中,师生始终坚守爱国情怀,注重文明传承,发扬自强有为的精神,保持认真踏实、严格治学的态度,厚植感恩反哺、关爱社会的育人情怀,注重培养时代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等能力,这些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的yl23455永利在传承中发展,与时俱进,大力推进三风建设的源泉和动力。

校歌是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励实学堂最早的校歌内容“圣劝王道古今同,中外理想通;学校林立铸英雄,不限地西东。美洲之雨欧洲风,一气鼓鸿蒙;暨阳古邑义且忠,新学做先锋。”兼具克己日新的精神和中西兼容的理念。学校组织部分师生共同创作,对歌词进行适当修改,并配上曲调。校歌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使之更具有时代气息,在美好的旋律中抒发共同的志向和理想。

校徽作为校训和校风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空间的艺术造型。yl23455永利校徽整体是同心圆,寓意圆满、和谐、融合,象征二中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主色调为青绿色,寓欣欣向荣,人才辈出之意,也体现了学校成就生命之美的愿景。外环上部英文校名,中英文对照,凸显二中人既有家国情怀又具国际视野。“中”的变形字巍然耸立,寓意蓬勃向上。“1906”是学校创办的起源。四星,蕴含着二中人不懈的追求。“励实”二字为中国印章的构图,笔锋圆润、古朴典雅。校徽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彰显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

2)开展文化建设,发展“一训三风”

《yl23455永利学校文化建设纲要》突出了“一训三风”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三风建设的规划宣传落实和评价工作,统一指导、协调,保证三风建设落到实处。

注重环境育人,突出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校训石静卧于教学区中心花园,古朴天成却又不失灵动,喻示全体师生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学校正门 “励实广场”,视野开阔,气势宏伟,寓意二中以开阔的胸怀,迎纳莘莘学子;“励实”搂前矗立的八根“行健柱”,代表二中学子的八大品格:善良、诚信、感恩、宽容、自强、好学、责任、坚韧;学校东北角文脉园,校树红榉,寓意学校负重前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校园建筑分布和谐有序,格调高雅健康,三风内容随处可见,告诫师生自强不息,共同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风尚。

开展宣传教育,突出形式多样、全员参与。注重挖掘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通过国旗下讲话、教师会议、专题报告会、学生会等多种形式解读;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让全体师生了解熟悉三风内容,引导师生深入了解三风内涵,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要求;组织新入职教师了解办学沿革,激发爱校热情;在新生中开展组织“知校史、明校训、唱校歌、践校风”活动;开设校史、校情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师生集体活动唱校歌;通过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橱窗、家校活动等方式对社会和家庭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各班级有班风、班旗、班级口号等,做操进场举班旗、喊口号。学校重视三风建设的整体性和渗透性,努力发挥学校文化对师生的道德濡染、行为约束和情感熏陶,推动学校良性发展。

3.体现立德树人的“三风建设”,有新思路新举措

学校以校风建设为根本,以教风建设为关键,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三风”对人的熏陶、激励、约束作用,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1)以校风建设为根本,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新举措

学校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励实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统领校风建设。学校积极梳理学校发展历史,从“励实”校训出发,系统阐述学校办学理念,统领学校文化建设。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凸显“励实”精神;进行yl23455永利“励实青年”形象设计和品格要求,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以文明素养为导向的行为文化推进校风建设。学校领导成员在校风建设中能够发挥以身作则的楷模作用,能够做到以先进的理念、精湛的业务带动人,以朴实的作风、高尚的人格感染人;学校倡导教师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与态度,注重以身作则,坚持文明的熏陶和传递;学校加强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以继往开来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彰显校风建设。学校建筑注重典雅,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寓意深刻。“励实广场”、“春晖园”、“桃李园”景色宜人;“弘毅”和“启智”两座现代雕塑引人深思;“足球梦广场”构思独特,彰显浓郁的足球文化;“体艺专长发展课程基地”展示了学校特色发展成果,彰显二中人自强不息勇闯佳绩的精神风貌。学校在传承中发展,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以创新品格为追求的制度文化提升校风建设。学校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同时注重各项制度的修订和完善,规范师生的行为,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制度制定前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共识;制度制定后加强依法治校,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功能。此外,学校管理注重刚柔相济,既遵循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化管理学校,从而使学校形成良好的集体舆论氛围,加强校风建设。

2)以教风建设为关键,建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师资队伍

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全体教职工签订《师德承诺书》,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主题讲座等形式,不断强化师德规范教育;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定期开展学生及家长对教师满意度测评活动,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井重,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师德素养,塑师德之魂;积极开展“最美二中人”优秀教师评比,从德能勤绩各方面对在各项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老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全员德育的氛围,实行党员帮扶制、成长导师制度,四访活动等,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既对学生的薄弱学科进行辅导,更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心理上疏导学生,精神上激励学生。

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以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围绕提升学生学习力这个目标,抓住学生学与教师导这两条主线,突破学情研判、学习设计、学习指导、作业优化等四大变革要点,优化学习环境、激活学习状态、丰富学习方式、促进有效学习。 教师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展现课堂中师生的实力;同时老师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思考与探讨空间,不回避观点的争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知识和心理储备,展现课堂教学的活力;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魅力。

学校要求教师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确立每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在教科研实践中落实。学校通过教学“六认真”检查,强化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等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开展优秀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评比、教育教学“四手”评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激励教师共同进步。借助于“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教师开展跨学科进行主题研究的能力,促进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关键能力提升的课堂改革持续走向深入。扎实推进“励实·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改理念学习和实践总结,使“励实”二字见诸行动、落到实处。

3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探索育人方式的有效路径

强化养成教育。完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以学校规章制度和常规管理要求,规范言行,把学校制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事准则。强化班级常规检查,坚持卫生检查一日三查、物品置放每日查、仪容仪表时时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生活;学风建设三率铃响到位率、读书开口率、自修埋头率),积极营造“不比基础比勤奋、不必成绩比进步”的竞争氛围开展行规示范班级、励实学子、十佳之星励美青春榜样的评比表彰,弘扬积极进取的生活学习态度。认真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以考风促学风,诚信考试,公平竞争,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开展适度的挫折教育,磨砺学生心性,培养健全人格

开展励志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校史、“最美二中人”优秀毕业生展示橱窗,激发学习动机,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高考百日宣誓仪式、高考壮行仪式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通过励实学子十佳之星行规示范标兵等优秀学生评比突出朋辈榜样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观念,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让优秀学生现身说法,介绍经验,让更多的学生收获好的学习方法,积极创设奋力争先的氛围依托学生发展中心开展生命美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感知未来,激发生命潜能,搭建起自主学习的桥梁。

加强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出发,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学习;通过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与实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动态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研究落实“励实·导学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思结合,主动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建设研究性学习社团,即以学科类主题探究作为中心活动的“18个研究性学习社团”和以体育、艺术、科技等实践性特色项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14个“特色社团”“精品社团”,共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现智慧、成就理想、享受快乐的平台,鲜活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们“慧玩”“慧学”。实践创新,开展各类探究性学习。

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理想信念,科学设计发展规划,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有效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为学生能学、会学、乐学提供支持。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普测和个辅。对照《yl23455永利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工作方案》组织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教师组成学生发展指导团队,定期为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咨询辅导。同时,借助生涯规划云平台提供的数据模型、职业倾向测试等技术支持,立足于“三省其身”和“三年规划”,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

4.“三风”建设有力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提高和管理水平提升

由于学校高度重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经过全体师生不懈努力,我校的“三风”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师生发展,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广大师生均能自觉践行“三风”,社会对学校“三风”认同度高。

1“三风”建设促进了教师发展

近三年,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模范。学校总计有35人次教师参加了中组部、省教育厅开展的援疆、赴山西、陕西支教活动,获得上级表彰。近三年,先后42人次获得“江阴市教育局党委优秀共产党员”“江阴市教书育人标兵”“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江阴市优秀教师义工”“江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李昌林、周红等人先进事迹被江阴市级媒体报道。

近三年,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 骨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40岁以上的36人,占69.23%30岁以上16人,占30.77%,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些优秀教师分布在12门学科;包含学科教学、德育、教科研等各级各类带头人、能手、新秀等,展现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我校教师表现突出,48人在省市级评比、评选获竞赛中获奖;骨干教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共有22人获奖或获指导奖。我校主办、承办和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10次,市级以上范围内开设公开课、观摩课共108节,有49位老师参加了市级以上公开课并获得好评;47位老师在各级各类竞赛和活动中获奖。

近五年来,学校教师先后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3个,无锡市立项课题3个。近三年来,做到了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除参与学校课题之外,个人申报的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有23个,在省市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发表论文143篇,教师主编和参与编写论著2部。

2)“三风”建设促进了学生发展

近三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均为100%,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在97%以上。近三年学生在县市级及以上举办的学科、科技、文化、艺术等竞赛活动中共有850人次获奖,在设区市及以上有453人次获奖,获奖人次占学生总数的13.68%90名学生获得了“江苏省三好学生”“无锡市江阴市优秀学生干部”“无锡市江阴市三好学生”“江阴市好少年”等荣誉称号。

体艺类获奖人数和比率居市内领先位置。2017年度我校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达236人次;2018年度我校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达235人次;2019年度我校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达255人次。

(3)“三风”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三年,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17届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98.04%2018届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为98.32%2019届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达98.62%2017届学生本科上线率为97.86%2018届学生本科以上达线率88.03%2019届学生本科上线率88.17%。近三年来学校有200 多名学生考取了全国美术和音乐院校,其中有多名同学被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著名院校录取,真正让学生实现多元成才,成就美满人生。

(4)“三风”建设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学校在提升设施水平、丰富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锤炼教师队伍、扩大社会影响力等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优秀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学校连续获得2016--2017年度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2015-2017年度、2018-2020年度“无锡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2018年“体艺专长发展课程基地”成功入选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工作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在江阴市教育工作会议和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多次作为先进典型做交流发言。20164月,葛淦云校长在江苏省校园足球现场推进会上作了《足球文化铸品牌,特色兴校创未来》的报告;201711月,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高层论坛在学校召开,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欣然题词:“发扬励实传统,人人做自觉学习者;提高生命自觉,让生命之花更美丽”,葛淦云校长在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作了《生命美育活动场域的实践探索》的专题报告。

学校在体艺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育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改革实践样本,逐渐受到省内外学校的关注。上海市曹扬二中、杭州市教育局、泰州市教体局、台湾校长代表团、南京市六合中学、南通二中、如皋二中等专程来校交流学习。学校足球工作经验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央视体育频道的《谁是球王》、中国教育电视台、新浪新闻、江阴融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学校积极开拓对外教育交流的空间,多方面开辟学生多元发展成才途径,近几年来,先后有韩国亚洲大学、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等来校参观交流,对我校特色发展的成果赞叹不已,并与我校签署合作协议,大大拓宽了学生多元发展的渠道,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XML 地图